新闻中心 > 要闻 > 正文

强化房地产资金监管一举两得

2019年08月06日09:26  来源:中国证券报

5034

  央行在一周内连续两次开会,并重点谈到房地产。笔者认为,央行强化房地产融资监管,是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中长期融资的诉求,也是近年来房地产调控的主旋律。与此同时,全球主要经济体保持货币宽松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为了应对资产价格上涨预期,更应建立资金和楼市的防火墙,疏导资金流向实体的传导渠道。

  房地产市场资金管控加强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房地产贷款余额增速比上季度末下降1.6个百分点,房地产新增贷款占比比上年全年降低6.7个百分点。但是,仍存在资金过快流入地产、违规接济开发商融资的情形。4月和5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占新增贷款的比重分别为40.8%和39.8%,接近或突破40%的监管红线。如果考虑到,居民短期贷款(信用卡和消费贷)部分也流向地产的事实,新增贷款的一半左右投入到了房地产。

  7月29日,央行召开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结构调整优化座谈会,会议指出,房地产行业占用信贷资源依然较多,并明确表态要防范资金违规流入地产(比如消费贷用于购房、银行理财和委托贷款进入房地产等),加强对高杠杆经营的大型房企的融资监管和风险提示,管控企业有息负债规模和资产负债率;8月2日,央行召开上半年总结和下半年工作部署会,再次重申了持续加强房地产市场资金管控的要求。

  从2017年开始,控制居民过快加杠杆、控制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就成为房地产金融监管重点。2017-2018年,房地产贷款余额增速分别下降6.1和0.9个百分点,2018年贷款增量占比下降1.2个百分点。

  根据刚刚发布的今年二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报告,上半年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仅增加5.2%,而房地产行业贷款增速高达16.9%,达到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速的逾三倍,结构性去杠杆已成为防风险的主题。因此,今年监管层要求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相匹配,即社会资金投放的规模是有限的。但是,房地产的融资优势非常突出,比如高利率、土地抵押物、居民贷款低坏账等。由此,房地产不仅挤占有限的信贷资源,还抬高整个社会的融资成本。

  上半年,开发商资金来源同比增速在7%-9%波动,明显好于去年上半年2%-5%的水平。其中,国内贷款告别去年负增长的局面,上半年实现8.4%的增长,自筹资金也逐月好转。但同时,实体经济融资形势严峻。6月份企业新增中长期贷款占比仅为23%,虽较5月有所回升(专项债放量发行与可充当资本金的政策共同驱动),但仍是今年来的次低水平,甚至低于2018年下半年的中枢值。可见,在实体经济优质贷款项目稀缺、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银行或者惜贷,或者套利地方隐性担保,增加涉房贷款投放。

  疏导资金流向实体传导渠道

  上半年,民间投资增速尽管反弹,但低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8%的增速水平不到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的一半,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仍旧存在,投资积极性的问题仍不容小觑。另外,国家致力于打造消费增长的新引擎,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

  有观点认为:“房地产市场繁荣,消费才能真正起来。”从产业链关联、数据佐证看,貌似如此。但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不能再以直线思维、局部思维看待这一结论。

  在高房价和消费的关系上,7月央行发布的《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9)》指出,居民杠杆率水平对消费增长有负面影响。计量结果表明,在控制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融资规模等因素以后,居民杠杆率水平上升1个百分点,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增速下降0.3个百分点。

  因此,再靠楼市促消费,换来的只是短期繁荣,损失的将是消费动力的夯实和消费的可持续增长,不利于经济结构转型。因此,控制地产资金监管、调整信贷结构,应该从疏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投放的渠道,培育消费增长引擎的角度来看待。

  可以看到,近期房地产新投放贷款重回额度控制,6月份按揭利率应声反弹,多个城市房贷利率上浮幅度增加,6月份居民新增中长期贷款占比降至29.3%,比4月份的高点下降11个百分点。另外,开发商的各种融资渠道(境内外债券发行、信托、开发贷款等)等也都开始趋于严格。同时,近期房价明显上涨的城市,重启限价政策,意在压缩投资买房的收益空间,不给资金流入房地产以正面激励。与此同时,全球主要经济体保持货币宽松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为了应对资产价格上涨预期,更要建立起资金和楼市的防火墙,疏导资金流向实体的传导渠道。

  当然,资金管控强化并非为了打压房地产,而是规范资金和地产的对接渠道。首先,无论是5月中旬的银保监23号文(针对银行、信托房地产贷款),还是7月初监管层对多家信托公司进行窗口指导,抑或7月12日发改委对房企境外债提出新要求,政策并非为了打压房地产。比如,“去通道”和“穿透式监管”,目的主要是防范执行层面的放松和新的监管套利,“堵后门、开前门”,打击的是开发商买地融资。

  对于符合“432”(项目四证齐全、30%资本金和企业二级资质)要求的贷款类和真股权投资,银行和信托都是敞开大门的。另外,房企融资监管加强,也意在提高行业的集中度。目前来看,房地产行业融资有向龙头企业集中的趋势,今年顺利发债融资的房企主要是AAA级主体。以融资重塑企业行为,更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文章关键词:央行 房地产 资金监管 责编:王丽萍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央行调查数据显示:居民家庭户均拥有住房1.5套

    近日,央行调查统计司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调查课题组在《中国金融》撰文称,调查显示,家庭户均总资产317.9万元,净资产均值为289万元。我国家庭资产以实物资产为主,住房占比近七成,住房拥有率达到96.0%;金融资产占比较低,仅为20.4%。

  • 央行LPR大幅降息 是否会全面放松房地产调控?

    昨日,央行发布的LPR显示,一年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3.85%,较上月下调20个基点(1个基点=0.01%);五年期以上LPR为4.65%,较上月下调10个基点。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自去年8月份创设LPR新机制以来,一年期LPR第四次下调,五年期LPR第三次下调,但均创下最大降幅,而且一年期LPR首次降至4%以下。不过,由于此前央行逆回购、MLF利率均下调了20个基点,同时还叠加了定向降准等操作,因此昨日LPR的下调早在市场预期之中。

  • 房贷利率“二选一”咋选更划算?央行给出答案

    个人房贷利率3月起要选择转换为LPR利率或者固定利率。为什么要转换?什么贷款需要转换?怎么选择更划算?央行3月6日就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 央行强调“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连续性” 释放什

    2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0年金融市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继续“因城施策”落实好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促进市场平稳运行。

  • 央行报告:坚持“房住不炒”定位

    报告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按照“因城施策”的基本原则,加快建立房地产金融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 央行给房贷族出了选择题,机会仅一次,影响月供

    自2020年3月1日起,金融机构应与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客户就定价基准转换条款进行协商,将原合同约定的利率定价方式转换为以LPR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加点可为负值),加点数值在合同剩余期限内固定不变;也可转换为固定利率。

  • 存量房贷利率怎么调?央行发公告

    12月28日上午,央行就存量浮动利率贷款的定价基准转换为LPR有关事宜正式发布公告。根据公告,明年3月1日起,金融机构应与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客户就定价基准转换条款进行协商,将原合同约定的利率定价方式转换为以LPR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加点可为负值),加点数值在合同剩余期限内固定不变;也可转换为固定利率。

  • 央行报告:住房贷款增长势头得到抑制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报告特设专栏对我国住户部门债务进行了分析。报告认为,2018年,我国住户部门债务水平上升趋势有所放缓,个人住房贷款的较快增长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短期消费贷款在经历2017年的异常增长后企稳回落。

  • 央行发布公告: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

    中国人民银行25日发布公告称,自今年10月8日起,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以最近一个月相应期限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

  • 央行新个人房贷利率政策落地

    中国人民银行8月25日发布公告称,自2019年10月8日起,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以最近一个月相应期限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