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记者近期走访多地发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民心工程”直面民生痛点,取得了积极成效。与此同时,老旧小区改造资金需求总规模较大,存在资金总体不足、后期管护资金缺失等问题。
网民指出,老旧小区改造是解决城镇老城区居民生活难题、提高城镇居民居住水平的重要举措。老旧小区革新并非易事,仅靠政府投入难以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老旧小区改造须建立多元化融资机制,加大改造资金筹集力度,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网民“黄艳”表示,眼下各地老旧小区改造资金几乎全是财政兜底,虽然改造成效显著,但着实给地方财政造成了一定负担。应拓宽投融资渠道,按照“谁受益,谁出资”原则,结合实际,合理确定改造费用分摊规则,完善居民合理分担、单位投资、市场运作、财政奖补等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
网民“莽莽”指出,可以通过购买服务、新增设施有偿使用等方式,引导专业机构、社会资金参与老旧小区改造,解决单靠政府财政渠道狭窄、资金不足的难题。比如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并通过获得特许经营权、公共位置广告收益和有偿提供便民服务等途径收回投资成本。
网民“颜倾和”建议,引入社会资金参与社区养老、托幼、医疗、助餐、超市、文体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造,开拓银发消费、幼儿消费、绿色消费等新消费模式,持续有效地为小区和社会创造新动能。
网民“曹红艳”表示,老旧小区改造需要破解的难题不少,不能光靠政府部门唱“独角戏”。要依靠“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方式,创新体制机制,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创新商业模式,在完善居住条件和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今年,各地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涉及居民近700万户。此次改造与之前改造工作相比,改造内容、组织实施形式、资金筹措方式、改造要求均有不同,推进过程中如何解决发动群众参与、建立共担改造资金机制等问题,值得关注。
在16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透露,我国老旧小区改造将重点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住宅区。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的改造计划较2019年翻番,达到700万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16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2020年各地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涉及居民近700万户。下一步老旧小区将重点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住宅区,完善小区配套和市政基础设施、环境,提升社区养老、托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
4月15日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近日,省财政下达省级补助资金3亿元,支持市县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主要用于小区内水电路气等配套基础设施和养老抚幼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改造、小区内公共区域修缮和建筑节能改造、支持有条件的加装电梯支出。该项资金根据市县年度计划改造老旧小区户数、改造面积、概算投资额等因素,并结合财政困难程度分配至市县。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大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力度,推动惠民生扩内需。网民指出,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可以满足新一轮投资“补短板”、扩展内需消费,惠及民生等诉求。
老旧小区提质改造已经提了很多年,此前也陆续开展过。2019年4月,郑州市印发老旧小区整治提升方案,11月份又再次发文,改造力度、改造范围比以往每次都大,还明确时间表,2019年要完成全部改造任务的35%。
老旧小区改造,居民很需要。但是,如果让居民自己掏钱去改造,可能就不会那么顺利。那么,老旧小区改造的资金怎么办?笔者认为,应该念好“三心”资金经。
据了解,围绕养老、医疗、住房等民生重点领域,有关部门已在加快酝酿部署相关举措,2020年民生补短板重大工程有望迎来建设高潮。除了加大财政投入、扩大有效投资外,还将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加码对民资和外资开放,通过多层次供给体系,全面提升民生领域服务质量。
12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显示,11月份,各地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一城一策、因城施策,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保障了房地产市场总体稳定。
各地老旧小区改造后,老楼房加装电梯让居民不再“悬空”;完善消防设施、安装监控系统让居民更有安全感;美化环境提升了居民幸福感……而且,老旧小区改造在改善民生的同时,促进投资、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也做出了很大贡献。不过,老旧小区改造仍面临资金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