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二季度以来,针对有的银行违规向楼市“输血”行为,地方银保监局开出多张罚单,其中不乏百万元级罚单。网民认为,在坚持“房住不炒”基调下,监管层对房地产金融领域保持强监管态势,有利于防止房地产贷款乱象回潮,抑制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
有网民认为,房地产市场“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增加了楼市运行波动性,扰乱了房地产调控的政策效应。银保监会明确提出实行差别化房地产信贷,特别限制银行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楼市,是落实“房住不炒”、防范资金脱虚向实、防控金融风险的客观需要。
网民“金点金融”表示,信贷资金频频违规流入楼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资金流向较难监控。以个人消费贷为例,虽然各家银行严禁借款人将资金用于购房、投资等用途,也对发放贷款的具体账户实施了监测,但如果借款人将资金在不同账户间多次转账,再将这笔资金用于买房、炒股,银行很难进行有效控制。建议监管部门以及金融机构借助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手段,对资金用途进行贷前贷后实质性审查,确保资金运用在申请贷款的标的上。
此外,网民“盘和林”认为,资本出于回报率或利润率的差别在行业间流动,房地产属于高利润行业,各种逐利资本才源源不断流入。从银行的角度来说,住房类贷款不仅风险低、利润高,是完成银行贷款指标、实现以量取胜并控制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有网民指出,要斩断金融机构对楼市各种利益的贪恋,严防严查资金暗度陈仓违规流入楼市,避免对楼市兴风作浪。(记者 明航 整理)
7月40城成交量环比同比均增长,连续3个月同比正增长。1-7月,韶关、兰州、厦门等12城成交量同比增长,珠海、西安、长沙同比降幅最大。
在连续4个月的“加速”反弹之后,百城房价环比增速出现阶段性回调。
随着疫情影响减弱,二手房交易量在上半年呈现出先抑后扬的特点,但同比有所下降。记者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走访了解到,今年上半年,二手房房价整体仍呈平稳态势。业内人士普遍预计,下半年商品住宅交易料将保持平稳。
业内人士认为,本轮房地产调控升级是因为市场不均衡回暖,部分城市的热度过热,所以调控政策的选择依然是一城一策,本轮调控政策的主要特征是打三假:“假落户、假离婚、假人才”。
最近,这个“漏洞”正在被补上。多地出台的楼市调控新政,纷纷剑指“假离婚”,小心被房子和爱情双双抛弃了。
随着楼市调控新政落地,南京成为第7个在近期收紧楼市调控政策的城市。此前,深圳、杭州、东莞、宁波等城市已经相继收紧调控政策,而调控目标均直指“炒房客”。
近期,确山县朗陵街道组织对暑假期间违规补课行为进行全面排查整治,进一步深化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维护中小学生合法权益。
上海市药监局日前发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沪市监徐处〔2020〕042019002137号)显示,老百姓大药房连锁(上海)有限公司因销售劣药被罚没共计3665.4元。
8月4日上午,受害人郑女士冒着酷暑来到西平县公安局,专程送来一面上书“破案神速、为民除害”的锦旗,感谢民警成功破获诈骗案件,为其挽回部分经济损失。
“房住不炒”基调下,遏制资金违规流入楼市成监管重点。7月24日召开的房地产工作座谈会强调,要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稳住存量、严控增量,防止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