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国家统计局扬州调查队发布了《增加扬州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对策探讨》,近年来房产行业炙热、房产升值快,投资房产成为不少居民理财的一种方式。据调查,2012年居民人均出租房屋收入为245元,比2002年增长了15.3倍,占财产性收入的54.2%。
去年人均财产收入452元
尽管目前扬州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还较小,但居民投资理财意识普遍增强,利息收入、股息与红利收入、出租房屋收入等成为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来源,已成为居民收入增长的新亮点。
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2年扬州城市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达30763元,比2002年增长2.8倍,年均增长14.2%。2012年人均财产性收入为452元,比2002年增长14.2倍,年均增长31.7%,占家庭总收入比重由2002年的0.4%上升至2012年的1.5%。
房租收入成财产收入主体
调查显示,扬州城市居民财产性收入来源呈现多渠道、多样化的特征。其中,出租房屋收入增长最快,成为财产性收入的主体。据调查,2012年居民人均出租房屋收入为245元,比2002年增长了15.3倍,年均增长32.3%,占财产性收入的54.2%,保持主体地位。
储蓄作为传统的理财方式始终受青睐。2012年居民人均利息收入为112元,比2002年增长7倍,年均增长23.1%,占财产性收入的24.8%,在各类财产性收入中排第二。
股息与红利收入逐渐成为财产性收入新的增长点。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以及金融服务项目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关注证券市场。据调查,2012年居民人均股息与红利收入为76元,占财产性收入的16.8%,在各类财产性收入中排第三。
在财产性收入构成中还有保险收益、其他投资收入、知识产权收入和其他财产性收入等四项指标。
家底更厚,财产收入更多
据介绍,财产性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居民家庭收入快速增长,只有收入快速增长保障家庭消费后,才能使资产得到快速积累,而拥有了较为殷实的家底,才有可能“以财生财,以物生财”。
据调查,2012年,扬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001元,比2002年增长了2.6倍,年均增长13.6%。收入的增长使居民积累了更多的财富,也意味着居民将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理财等增加财产性收入的活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投资理财已逐步成为决定和影响人们生活的重要方面,理财意识的培养和基本观念不断增强,为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讯员 国扬调 记者 孙炎
【名词解释】
财产性收入
一般意义上理解,财产性收入是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包括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不动产(如房屋、土地等)进行投资而获得的收益,通俗地说,就是财产增值收益,也就是以钱生钱或以物生钱。它具体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涉及各种投资,如实业投资、金融产品投资,涵盖储蓄、债券、保险和股票等。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