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不管是进城,还是留在农村,让人人都能拥有享受均等公共服务、获得平等发展的机会
进城落户,一直是多少农民的期盼,现在竟有人不动心?
笔者在西部一个山区县就听到这样的事。当地出台政策,农民进城买房给补贴,落户零门槛。任凭干部说出好处一大堆,不少农民就是不愿“农转非”。
是城里户口吸引力不大了吗?还得听听农民怎么说。
有人说,过去有个城里户口,工作有了“铁饭碗”,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都不发愁。现在政策放开了,上学不再受户籍限制,村里也有了新农合、新农保,看病养老一样有保障。最重要的是,实施乡村振兴,村里一天一个样,发展机会不比县城少,农村户口会更“吃香”。
有人说,城里生活开销大、负担重。进了城,菜米油盐样样花钱,不像在农村,种几亩地,一年吃喝基本不愁。他们担心,进城落户后,放弃村里的土地,就没有了退路,万一生活不适应,想回都回不来。
也有人说,相比县城,更愿意到大城市落户。农民工进城打拼,开了眼界、长了本事,也适应了城市生活,他们觉得,不论是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还是就业创业,大城市肯定条件更好、机会更多。
可见,如今农民的诉求越来越多元化了。他们关心的不只是户口本上“城市”或“农业”字样,更关心其背后关系的各项福利、各种权益。如果不顾实际,用行政命令替代农民意愿,一味追求高城镇化率,就容易出现农民“被上楼”“被城镇化”现象。试想,即便硬让农民进城落了户,就业机会不足,公共服务跟不上,生活不如意,面临“回不了村、融不进城”的尴尬,这样的城镇化又有啥意义?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发布了《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全面取消或放开放宽部分大城市落户限制。这对亿万农业转移人口来说是个利好消息。把好政策用好,就要多听听农民心声,多在户籍“含金量”上下功夫。一个地方的城镇化速度不是越快越好,而是应该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有稳当的饭碗,有好的环境,有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才能让进城农民真正在城里“扎根”。这样的城镇化,才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可持续的城镇化。
城市和乡村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些农民不愿“农转非”,大可不必纠结。即便今后城镇化率提高到70%以上,也还有好几亿人生活在农村。推进城镇化,不能冷落农村,而实施乡村振兴,也不是要把乡村发展和城市发展对立起来。重塑新型城乡关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为的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幸福家园。
农民进不进城,去哪个城市,应该让农民自主选择。地方有关部门要做的是,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壁垒,让人人拥有享受均等公共服务、获得平等发展的机会。不管是进城,还是留在农村,农民都能过上更幸福、更有奔头的好日子,亿万农民心里咋还能不舒坦!
原标题:进不进城,农民自己说了算(话说新农村)
谋划发展的前瞻性影响着城市发展的速度与质量。近日,《郑州市高品质推进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以下简称《计划》)正式发布,为郑州市提速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注入了新的动能。
农业农村部昨天对外发布了《关于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宅基地管理,对利用方式、经营产业、租赁期限、流转对象等进行规范,防止侵占耕地、大拆大建、违规开发,确保盘活利用的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依法取得、权属清晰。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网消息,全国城市绿道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共建设绿道5.6万公里,其中2018年新增绿道1.4万公里。
全国政协委员、碧桂园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国强在提案中建议推进农村集中居住。他认为,有条件的地区,把农民集中起来形成一两万人口规模的小镇,可以更加方便和低成本地完成系列配套建设和服务,农民能过上和城里人相差无几的生活,进而吸引更多人回到农村、建设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