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楼市旺季“金九银十”临近,但是市场氛围却并没有好转。银根收紧,房贷利率上浮,市场观望氛围加重。市场以刚需自住为主,购房者人数减少,成交量下滑……加上购房者对于房企、中介宣传的各种长远规划利好态度变得日益理性,市场持续进入冷淡期。2019年进入下半年,市场并没有升温好转。
从市场来看,今年以来少数楼盘成交效果较好,但大部分楼盘处于极为冷淡的状态。二、三级市场联动再次成为推动市场成交的主要手段,但由于购房者以自住需求为主,投资客减少,二、三级市场联动的作用也明显变弱。一名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市场成交持续冷淡,将不得不和其他楼盘一样采取二、三级市场联动的方式进行推货。但同时,二、三级市场联动带来的不利影响也让他们不得不慎重考虑是否使用此种方式。二、三级市场联动由于购房者与开发商需要通过第三方中介带客,沟通上的不顺畅、管理不规范等更容易出现购房纠纷,最终甚至会影响到品牌形象,这是许多品牌房企所不乐意见到的。
然而进入下半年后,市场越发冷清也使得不少房企开始担忧今年的销售任务和回笼资金问题。由于上半年房企放慢开工和上市步伐,大部分的销售压力积压到下半年,楼盘上市增加,竞争压力也将更大。开发商融资困难,还债压力加大,市场竞争格局形成,竞争激烈,购房者不愿意为高房价买单等多种因素将促使房企提前启动降价促销回笼资金策略。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尽管按照往年惯例,房企多在“金九银十”结束后,年底最后两个月方启动冲刺年度销售任务的计划,但是今年或将不得不提前调整价格,以相对理性的定价进行促销,吸引自住刚需购房者入市,达到回笼资金的目的。
境外发债,原是不少房地产融资的重要手段之一。不过,近期受海外资本市场大幅波动影响,中资美元债遭到抛售,内地房企发行美元债的热情也骤减。Wind数据显示,截至发稿日,4月份内地房企无新增美元债。
近期,全国多地相继发布新规,从推动房企复工复产、提供税收优惠、鼓励刚需释放以及放宽人才政策等方面助力楼市回温。
3月份以来,各大上市房企陆续公布2019年销售业绩。在“房住不炒”总基调下,部分上市公司全年实现了业绩同比正增长。市场机构报告称,上市房企也普遍表达了对2020年的市场展望和拿地预期,约6成企业预计今年实现10%的业绩增幅。
疫情期间,受楼市低迷影响,多市相继发布新规,其中,既包括推动房企复工复产、推进售楼处安全有序开放等防控政策,也包括对房企和楼市的纾困举措。例如,上海市日前透露,允许符合条件的房企延期缴纳土地增值税。青岛出台的优惠政策则涉及对限售政策的调整。不过,在不同城市中,放松迹象与谨慎调整仍在平衡之中。
截至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稿,目前已经有40家房企直接或者间接公布了2020年销售目标。尽管大多数企业2020年销售目标较2019年销售成绩有不同程度的增幅,但平均增幅较以往明显缩小。这40家企业2020年销售目标平均增速不足14%,创下近年来的新低。
相比1月下旬至2月的成交“封冻”,多家房企销售额在3月迎来了一波显著回升,部分企业环比回升幅度超过200%。不过从南方日报记者对30家去年销售规模靠前房企公告的梳理来看,除10家未公布3月销售额、1家上市不足一年外,仍有12家房企销售水平不及去年3月同期水平。由于3月已无春节因素影响,且是传统销售旺月,这意味着房企销售端的“元气”仍待进一步恢复。
受春节假期叠加疫情的影响,一季度房企融资规模有所下滑。据克而瑞地产研究中心统计,一季度受监测的95家典型房企融资额为3884.04亿元,同比下降15.81%,环比增长14.98%。从绝对值来看,仍属近年来的较高水平。
近日,上市房企 密集发布2020年一季度销售数据。从一季度整体销售业绩看,房企合同销售金额同比降幅普遍在30%左右,部分房企“以价换量”,一季度销售不降反增。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在“房住不炒”背景下,住房供给趋于饱和,行业业绩增速减缓将成为长期趋势。同时,随着行业集中度的不断提升,并购重组将成发展新态势,行业格局或将从各类企业并存演变成头部企业竞争。
4月7日,作为中交集团旗下唯一A股地产上市公司,中交地产发布的年报显示,2019年该公司出现“增收不增利”。根据目前已经披露的数据看,房地产行业业绩增速放缓,整体盈利能力趋弱已成事实。因此,房企巨头纷纷调整战略谋求更为稳健发展,其中,“聚焦”成为2020年行业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