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开发企业加速推盘,促使11月份楼市成交量小幅反弹。近日,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住宅市场成交报告显示,11月份,全国受监测的40个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增长9%,同比增长20%。
11月份,受监测的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持平,同比下降11%。18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增长16%,同比增长18%。其中8个东部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增长69%,同比增长45%;18个三四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下降1%,同比增长33%。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7个本轮调控较严的三四线城市(限购或限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下降3%,同比增长58%;11个本轮未调控或弱调控(仅限售)的三四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增长1%,同比增长15%。
“一二线城市平稳,三线城市有所降温。”易居研究院研究员沈昕表示,综合今年1-11月份市场数据,40城市累计成交面积同比增长8%。其中一线城市累计同比下降9%,二线城市累计同比小幅增长4%;三四线城市累计同比增长26%。
今年以来,地方城市陆续出台或升级了“分类调控,因城施策”的楼市调控政策,并且以个人房贷利率上浮为代表的信贷政策趋紧也有效打击了投资投机需求。
沈昕分析认为,今年以来,40城累计成交面积同比增速曲线出现了反弹,这主要是因为年初以来三四线城市尤其是未调控或弱调控的三四线城市成交面积增长较多,三季度以来同比增幅已持续放缓。“考虑到内部环境调控政策短期内不会放松,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判断出该曲线在经历小幅反弹后仍将保持下行趋势。”
“预计到2019年初,40城成交量将继续萎缩,尤其是未调控或弱调控的三四线城市,将面临较大的下跌风险。”沈昕进一步分析指出,分城市类别看,一线城市成交由于已经处于低位,下跌空间有限,有望企稳;东部二线和中部二线城市成交量将逐渐萎缩;其他二线及三四线城市则面临较大下跌风险。
记者 高伟 北京报道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度门可罗雀的售楼处逐渐恢复了昔日人来人往的常态景象。随着我国复工复产的加快推进,经济逐步呈现复苏之势,楼市也在慢慢“苏醒”。
4大硬核看点,剖析一个现象级劲销楼盘的“走红之路”。
逐渐复苏的住宅,仍在寒冬的商业地产,疫情让楼市中的两个市场相背而行。疫情冲击下,北京的商业地产市场第一次出现连续两个季度的负净吸纳量,由此来看,商业地产的复苏仍待时日。
疫情期间,受楼市低迷影响,多市相继发布新规,其中,既包括推动房企复工复产、推进售楼处安全有序开放等防控政策,也包括对房企和楼市的纾困举措。例如,上海市日前透露,允许符合条件的房企延期缴纳土地增值税。青岛出台的优惠政策则涉及对限售政策的调整。不过,在不同城市中,放松迹象与谨慎调整仍在平衡之中。
时代与繁华,创新与伟大,每个人眼中,都有一种对于城市美好的描述。而对于绿都地产,“匠心与深耕”,则是对郑州这座城市情感的深厚表达。
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楼市出现了一些积极信号。3月份以来,随着全国各地售楼处逐步开放,复工复产加速推进,楼市成交量明显恢复,土地市场日趋活跃。业内专家表示,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楼市将逐渐复苏,供需恢复、金融政策出台等将有助于楼市良性发展,“房住不炒”定位不会改变。
相比1月下旬至2月的成交“封冻”,多家房企销售额在3月迎来了一波显著回升,部分企业环比回升幅度超过200%。不过从南方日报记者对30家去年销售规模靠前房企公告的梳理来看,除10家未公布3月销售额、1家上市不足一年外,仍有12家房企销售水平不及去年3月同期水平。由于3月已无春节因素影响,且是传统销售旺月,这意味着房企销售端的“元气”仍待进一步恢复。
住宅市场交易规模正在低位回升。克而瑞地产研究中心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以来,部分一二线城市再现开盘热销、地市火热,后市购房乐观预期强化,二季度整体成交有望保持稳步增长。
原来的人,更好的城。万科·山河道,2020万科中原区大成之作,为城市复兴而来。
每一个时代,总有一个时刻会被城市铭记,正如4月的郑州,在经历2020至冷的开年之后,在山河春暖中,一切都开始步入正轨,向好而生;正如4月的华润置地新时代广场,以一场隆重的媒体见面会为“中国郑州•经济复苏论坛” 执笔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