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条房地产新闻成了舆论热点。有报道称,今年已有446家房企宣布破产,平均每天1.5家房企破产,80%开发商将会死掉……真实情况是这样吗?
经济日报记者经过调查发现,这则新闻并不准确。该数据统计样本来自人民法院公告网,在该网站页面的公告内容中输入“房地产”,在公告类型中输入“破产文书”,能搜出50个页面,涉及2019年的破产文书达30页,以每页包含15个房地产案件计算,大概有450个左右与房地产企业破产相关的案件。据此,便有媒体得出446家房企破产的结论。
但细翻公告不难发现,446份破产文书并不等于446家房企破产,用“房地产”“破产文书”等关键字搜索出来的文书,很多都不是房企的破产裁判文书。粗略估算,446家房企破产的数据至少要打个八折,并不像报道的那样危言耸听。
不仅实际情况没有那么严重,而且即便上百家房企破产也不足为奇。据统计,我国有近10万家房地产企业,即便其中446家破产,也只占0.46%。哪怕在房地产市场最火爆的时候,每年都会有上百家房企倒闭。因此,以行业视角来看,上百家房企破产属市场正常现象,据此判断房地产行业“进入寒冬”缺乏依据。
不可否认的是,房企正在遭遇资金、债务和融资困难等问题。政策对房地产融资收紧以及债务大规模到期,都成了房企承压的因素。正如经济学家马光远所言,房企未来会有压力,但只有当中国房地产企业100强破产比例明显上升的情况下,才能认为市场“进入寒冬”。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曾表示,今后十几年,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数量会减少三分之二以上。这也说明,行业集中度将越来越高,“杂、散、小”的行业格局将有所改观。
不少购房者关心,房企资金紧张会降价卖房吗?虽然不排除有房企承压之下出现降价操作,但即使房子卖出去了,也要等到交房才能真正回款,所以意图通过降价卖房缓解资金和负债问题恐怕远水解不了近渴。不过,马光远认为,随着年底的到来,不少房企按惯例会通过降价方式冲业绩,年底可能会开展降价促销。
除了房企自身因素外,真正影响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另一大因素还在于各地调控政策。最新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已经累计调控550次左右,创造了政策调控的新纪录,市场整体也已经降温。
显然,在“一城一策”调控目标下,房价走势将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区域性特点。总体而言,“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思路不会改变,房价大涨大跌的概率都很小,各地都将坚守“房住不炒”底线,遏制炒房、平抑房价,最大限度满足刚需和改善性需求。
因此,购房者不必过度关注房企破产,一小部分房企破产不会影响国内房地产市场。相反,一个优胜劣汰的市场有助于房地产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有助于老百姓买到性价比高的好房子。
进入四季度以来,房企纷纷向全年销售目标发起冲刺,行业整体销售额稳步增长。不过,随着房地产调控持续、房企集中度上升、融资环境不断收紧,房企之间分化加剧,尤其是中小房企,生存压力持续加大,破产数量明显增多。
近日,一条房地产行业新闻被刷屏:据人民法院公告网显示,截至11月20日,房地产开发商的破产数量已经高达446家,平均每天就有1.5家房地产企业倒地破产。报道结合经济学家马光远“未来中国将只有20%的开发商活下来,80%的开发商都会死掉”的观点,得出房地产行业寒冬已来的结论。
近日,一则“446家房企宣布破产!‘80%开发商死掉’真的要来”的消息传遍朋友圈,文中认为销售遇冷、拿地困难等阴霾笼罩之下,承受重重压力的房企坦言“活下去太难”,并称“这张房企破产名单还将继续增加”。
记者采访发现,负债过高、资金链断裂是房企破产的主要原因。业内人士认为,在坚持“房住不炒”定位的大环境下,传统房地产开发模式难以再持续,行业“马太效应”更加明显,房企竞争日益激烈,房地产市场资源将更加向龙头企业集中。
据媒体报道,在房地产融资不断收窄的背景下,已有不少中小房企经历了“最冷的夏天”。人民法院公告网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24日,2019年全国274家房地产企业发布破产公告。
考虑到未来融资环境,房地产的洗牌、筛选在未来一段时间将仍会是“进行时”,各房企需要为未来的发展战略做好充足的准备。
最近一年多来,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深入,房地产行业正经历着洗牌。一些规模、实力偏弱的中小型房企,今年以来,开始逐渐退出市场。
根据2018年全国工商局统计,中国已登记注册的房地产开发商数量达到9.7万个。但与此同时,数据显示,截至7月24日,2019年全国274家房地产企业发布破产公告,其中仅7月24日一天就有3家。
今年以来,房企加快离场让市场捏了一把汗。人民法院公告网显示,截至7月23日,2019年全国有271家房地产企业宣告破产清算。从房企规模看,中小房企占大多数,且集中于三四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