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来临,紧接着,“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等升学市场的需求也日益高涨,让郑州原本就不宽裕的教育资源形势显得更加严峻。
面对这种现状,注重子女教育的家庭,自然而然将对教育的需求转化为对学区房的需求,从而迅速点燃了郑州已经低迷半年的楼市。
自从郑州市教育部门出台“就近入学”政策以来,学区房一直高温不下。随着越来越多人进入城市,以及生育小高峰的孩子步入学龄,重点学校因拥有优质教育资源无疑使家长趋之若鹜。
当房地产项目和教育资源结下不解之缘时,学区房受追捧就是理所当然之事。据郑州教育主管部门统计,今年即将入学的中小学生人数仍在增加,这让原本就处于高温状态的学区房更加炙手可热。
真假学区房大混战
离学校近的不一定是学区房
“买的时候说是学区房,等入学时发现确实周边有学校,但是房子根本不在划片范围!”郑州的张女士为女儿“幼升小”的问题跑了不少路,如今仍旧没有得到满意的解决。随着开学季的到来,郑州市场上众多以学区房为宣传手段的房地产项目,开始进入“见真章”阶段,谁是真正的学区房,谁在伪造概念搭学区房的便车,将一一浮出水面。
据业内人士介绍,“不少楼盘宣称‘毗邻××名校’‘周边有××校’,但只是与名校相邻,并无入学资格”。现在,市场上对“学区房”的概念运用过于宽泛,而对具有更精确意义和实际保证的“学位房”却闭口不谈。
“学区房”与“学位房”,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大不相同。只要你买了这个房子,就一定会有学位,这是学位房最核心的概念。学区房是由政府在每学年根据片区入学生源情况划分出来的,有些房可能上一年有学位,但在下一年可能会因为政府的规划而失去学位。相比学区房,学位房的学位指标相对充足,几乎可以100%保证业主子女的入学。此外,学位房跟学区房相比,最大的优势还在于,免电脑派位,极大地保证了业主子女入读的机会。所以,在买学区房时,广大家长一定要睁大眼睛,最好选择有保证的学位房,以免除自己的后顾之忧。
认清三种学区房类型,勿入购房陷阱
在以教育资源作为配套优势的房产市场,开发商为了迎合需求,将目光瞄向了学区,小区内自建幼儿园,引进高等教育资源。这种开发商自建学校或与学校合作的例子不在少数。但这不意味着关于孩子入校的问题家长就可以高枕无忧。学校与项目之间的关系,根据签署合约的不同,具有不同的类型。目前学区房分三个种类,分别是靠近名校模式、共建学校模式、自建学校模式。
靠近名校模式:开发商以相对较高的价格获取名校周边的土地资源用以开发项目,按照教育部门小学生优先就近入学的原则,项目划入名校招生范围,业主子女由此获得入学资格。
共建学校模式:开发商整合资源,以出资建楼等形式合作,与学校达成协议,保证业主子女拥有上学名额。
自建学校模式:开发商自建学校,为项目配备教育资源,业主子女享有优先就读权。
一位教育培训机构的专业人士表示,共建模式与自建模式的房地产项目是名副其实的学位房,业主子女有优先就读权。而靠近名校模式,是广义上的学区房,以每年教育部门公布招生范围为标准,由于每年招生范围会随着片区各个社区入住率及人口变化或政策因素略有调整,所以不能百分百保证能够入校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