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宏观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当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面临十分严峻的考验。房地产业在经历了高速增长的阶段后已进入发展调整阶段,加之政策对行业的调控,使行业整体进入了低谷盘整期。中国地产业复苏扑朔迷离,投资需求暗流涌动,变革创新已成必然。如何寻找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发现新的商机成为房地产投资者、从业者共同的追问。
8月2日,由北京市工商联、北京市投资促进局指导、北京住宅房地产业商会主办的2015年中国房地产创新转型暨养老地产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姚兵、北京市投资促进局局长周卫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徐东华、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司长窦以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尹伯悦、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燕民、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黄石松、北京住宅房地产业商会会长黎乃超、大健康产业研究院院长王颖等来自政策制定、产业研究和行业从业着等各方面的专家学者汇集一堂,畅谈未来房地产行业发展方向,集中就养老产业如何跟地产业结合?机遇与挑战并存,地产业如何深度融合等问题畅谈己见,共同分享中国养老地产相关政策、趋势、难题及解决方案。
北京住宅房地产业商会会长黎乃超:养老离不开房子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黄石松:整合北京养老产业发展政策迫在眉睫
现在从人口总量角度讲,中国现在老年人口相当于欧盟人口,到2020年将会相当于美国的人口。北京市大概4个人里边有一个人是老人。未来5年,有数据说养老相关产业要达到GDP的1/3左右。目前养老市场普遍呈现“外热内冷”,内冷是总量不足和结构性过剩并存。现在北京大概10万张床位,空置率在52%左右。
当前包括民政、金融、房地产等等政策都是切割的,这些政策之间相互不统筹,所以也造成了投资进不来、融资难、融资贵。医和养之间的政策协调不到位,卫生局的管理是按照医院的管理体系来做,所以养老院拿不到执照。统筹好资源政策,统筹好地产这个场所和养老之间的关系,解决好商业模式的创新问题,这是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因此,要明确一个统筹协调的机构,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在资本准入、医养结合、金融支持、税收政策、人力资源政策上进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