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由于车位紧张,不少业主此前因为停车吃尽了苦头,有部分资金实力比较充裕的业主最后不得已也只好买了车位。
业主抢“车位”连遇三个“坑”
第一坑:偷卖
车位拍卖业主方知 临时停车竟被拒
“不是说好小区车位优先满足业主吗?但是我们小区的车位一批批地拿去拍卖,有些业主甚至要等拍卖了才知道。”家住海珠区的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小区已经开发入住差不多7年时间了,近一两年来,开发商声称由于债务等方面的纠纷,所以车位都要通过拍卖转让。今年最新一批车位推出拍卖时,起拍价达到28万多元,不过等小区里面许多业主知道时,这批车位都已经处理完毕了。业主传言称,开发商实际上都是把车位通过这种方式,转让给自己的“关系户”。
更让有车业主们难以接受的,是小区内的临保也取消了。“现在就算想在小区内临时停车也做不到了。”李女士表示,自己现在只能通过月保的方式租用车位,不过就连月保资格其实也是拥有车位的业主出租才获得的,开发商根本无法保证为业主提供车位。
第二坑:强卖
开发商“只卖不租” 业主无奈“硬吃”
从去年开始,广州多个有一定楼龄的小区都陆续开始大批售卖车位。在部分车位严重不足的小区,开发商也往往通过“取消月保车位”的方式逼迫业主购买车位。本报此前就率先报道过越秀区某小区一口气开卖小区里面的172个非机动车位,最贵一个车位单价超过百万元。有业主就向记者坦言,开发商在当年售楼时曾经承诺过车位只租不卖,后来却突然违背承诺。由于开售的车位量占比太大,实际上相当于“只卖不租”。
小区业主裴先生(化名)昨日就告诉记者,由于车位紧张,不少业主此前因为停车吃尽了苦头,有部分资金实力比较充裕的业主最后不得已也只好买了车位。而没有狠下心来买车位的业主,有些则只能想办法到外面停车。
第三坑:涨租
月租说涨就涨 物管称无需业主同意
广州也有小区频频上演停车费租金说涨就涨的戏码。像珠江新城一大型楼盘,上月底的临时停车费就由每小时4元涨到了10元,月保车位则由720元/月涨到1500元/月。业主许女士告诉记者,大家上月中旬接到电话,通知说新收费将于4月1日起生效,而且只有40个停车位,已经基本上租完,部分业主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以为大家都同意了,只好也交款选车位。可后来物管一直没有将停车费涨价声明公示,大伙儿发觉“不对劲”,于是连同其他不同意涨价的业主与物管代表协商,并且表示了对涨价的反对。
不过,物管方面就表示,地下停车场的停车位产权都属于开发商,没有一个车位产权属于业主,所以可以不经过业主同意就可以调价,而且小区车位暂时不会出售,只出租,提价后的租金水平也与周边的停车费价格差不多。
用数据说话
车位供应 内紧外松
网易房产数据中心监测阳光家缘网统计住宅数据显示,2月广州车位未售套数达到29.3万套,是月度库存的新高,而截至昨日,广州一手车位的未售套数已经进一步攀升至29.5万套。在这种情况下,广州车位的网签均价除了1月份短暂冲高到接近17000元/平方米的水平之外,其余各个月份的车位网签均价都较为平稳。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车位库存总量创下新高,却隐藏着供给结构的问题,即中心区供应量偏小、周边区域供应量较大。
从各区均价来看,车位最为紧张的无疑依然是越秀区,网签均价达到44550元/平方米。不过,包括黄埔、花都、从化、南沙和增城在内,车位均价都只在万元出头或者以下。
满堂红链家市场部高级经理周峰分析,当前广州车位的买家以自用客居多。虽然供应量不小,但由于停车需求大,只要定价合理,开发商只要愿意出售一定可以售出。而买家在购买车位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产权状况,有部分车位有可能属于临建性质,并不在规划之中,开发商开卖车位之后,买家最终也拿不到产权证,这类情况一定要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