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1981年~1998年17年间,房价涨了3倍,1998年~2009年11年之间,房价再次涨了2.5倍多,而从2009年~2013年这4年中,实现了惊人的一跃,再次翻倍。一条近乎45°的房价曲线,堪称完美。
那什么样的统计会靠谱些?很多人觉得应该是二手房。
但即使是国内的二手房指数,也面临类似的问题。二手房指数的样本选取,是基于“当地主要城区成交较为活跃的代表性楼盘”。随着新开工项目和城市人口居住地越来越向周边推进的趋势,二手房指数的样本选取偏差越来越大,数据的准确性也越来越差,由此引发的政策误导性越来越强。
那我们直接来看二手房价格吧。就以上海为例。
1999年到2012年间上海房屋销售均价从3102元/平方米上涨到13870元/平方米,上涨了3.47倍。数据不对啊?别急,这是全上海的平均房价,包括了广大郊区。
所以,最能反映上海市区房价走势的应该是中原地产统计的二手房成交均价(不含郊区),数据显示,从2005年1月到2014年2月,上海市区房价从1.33万元/平方米上涨到3.82万元/平方米,9年上涨1.87倍。
所以2008年~2009年在上海买房的朋友们幸福感是很强的,即便房价暴跌50%,依然超过当初的买入价。不过,从2009年起陡峭向上的房价走势,是否在股票市场上见到很多呢?
案例:商品房始祖的33年房价变迁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房价的最经典案例,这可是中国的商品房始祖。
中国第一个商品房小区是广州东湖新村,1979年10月广州秋交会闭幕后,穗港双方签订合同引进香港宝江发展有限公司投资3600万港元(当时折算1080万元人民币)兴建60000平方米住宅楼。
1981年建成后,对香港售价为2500~2600港元/平方米,对内售价700元/平方米。(注:当时汇率人民币约兑3港元)。
1998年,广州市实行房改政策,部分属于单位福利分房的住户可以800~1000元/平方米买回房子。东华物业管理公司则以人民币2800元/平方米的价格出售给部分租赁的住户或拆迁户。
8年之后,东湖新村的房价开始进入上涨的快车道。2006年,东湖新村二手房的成交价涨到4000元/平方米,2008年二手房涨到9000元/平方米,2009年二手房价涨到10000元/平方米,2013年二手房价则在短短的4年间涨到22000元/平方米。
也就是说,从1981年~1998年17年间,房价涨了3倍,1998年~2009年11年之间,房价再次涨了2.5倍多,而从2009年~2013年这4年中,实现了惊人的一跃,再次翻倍。一条近乎45°的房价曲线,堪称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