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决策层对房地产调控的思路向更加侧重市场的长效机制转变,而这将有助于消除投机炒作、还原住房居住属性,实现住房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去年,房价的快速上涨引发了更多购房者恐慌入市,匪夷所思的事件也频频发生:打飞的购房、连夜排号、三分钟售罄、一买数套……
京沪等地再现“离婚潮”,只因房价暴涨之下,很多人想“多买一套房”。北京的郭洋(化名)便是其中一员。在2016年年中,为了买房,他选择了“假离婚”。郭洋说,去办离婚手续的时候,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基本上连问都不问,因为这样的事情他们早已见怪不怪、秘而不宣,去办手续的小两口都拉着手、有说有笑,怎么看都不像是要真离婚的样子。
市场投机有所降温
近几个月以来,数十个热点城市政策连发,多措并举,坚决遏制“炒房”,房地产市场上投机、非理性行为也有所降温。
自2016年“9·30新政”以来,中央层面多次强调稳房价,截至目前,楼市调控政策已涉及28个城市,出台近80个新政。尤其是进入2017年,收紧趋势未有改变,甚至有加大力度之势。
1月7日,重庆市国土房管局下发《关于加强主城区项目预售方案管理的通知》,指出将严格执行预售价格申报、申报价格审查和价格变更备案规定。对于定价不合理以及调整预售价格的,需提供调价依据,理由不充分、不合理的,不办理变更备案。此外,严禁以认购、预订等方式收取或变相收取定金、预订款等费用。严禁以捆绑搭售或者附加条件等限定方式,迫使购房人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价格。严禁以捏造或发布虚假信息哄抬房价等。
西安市下发《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自2017年1月1日起,西安市及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包括夫妻双方及未成年子女),在本市城六区范围内只能新购一套住房(含新建住房和二手住房)。去年12月底,石家庄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房地产中介机构经营行为监管的通知》,要求住建、工商等多个行政主管部门加强监督指导,切实规范地产中介机构经营行为。
与此同时,房企融资渠道也被明显封锁,包括资管计划、发债融资、抵押销售等纷纷受到限制。
调控高压态势让火爆了一年的中国楼市也进入了“冷静”模式。2017年以来,多地楼市普遍降温,包括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在内的多个一二线城市,楼市成交量均出现大幅下滑。
据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市场研究院统计,2017年1月,北京二手房共网签15791套,其中二手住宅网签12860套,环比2016年12月下降28.9%,同比2016年1月减少47.1%,交易量自2016年9月以来已连续四个月下滑。
上海方面,根据中原地产的统计,今年1月,上海二手房成交量跌破1万套,仅9401套,市场陷观望气氛。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五年以来的月度成交最低值。深圳方面,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深圳一手住宅累计成交1652套,环比下降23.6%,创五年来新低,仅高于2012年1月。二手住宅成交更是不足去年的五分之一。
与此同时,国家统计局2月22日发布的2017年1月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房价进入稳定通道,一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基本止涨,三线城市走势总体平稳。1月15个热点城市新建住宅价格、11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降幅在0.1至0.5个百分点之间;3个城市环比持平;广州市环比上涨0.6%,涨幅已连续4个月回落。
住建部部长陈政高在国新办2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经过共同努力,热点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预期有所转变,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遏制,调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业内人士指出,2016年下半年楼市调控的严厉程度史无前例,且目前仍在延续,购房门槛持续提高。在这种局面之下,投资投机性购房行为开始退潮。